古典女子,悲伤爱情
中国历史上十位有名的才女:卓文君、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上官婉儿、鱼玄机、花蕊夫人、李清照、唐婉、贺双卿。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1〕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著名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渡水徐行的秋里,遥望夜的星空,皓月丽人,揽之盈手。清风熹微,伴着淡淡紫罗兰的馨香,舞动的发梢留下了风的形状。是谁?一位及笄之年的少女,在经历一场沧海变桑田的爱情后,隐居幽雅静谧的咸宜观,与青灯长为伴,如空谷幽兰,自开自谢,自怜自唱。如今,为谁风露立中宵?叹此星辰,已非昨夜!
说到鱼玄机,
《鱼玄机一洛天依》
长安东南角的一座破旧小院,装满了我褶皱悲伤的童年,儿时记忆大多游弋在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和那隐约闪烁的泪光。严父,一位落魄人士的固执,让我从此失去了玩耍任性的年少时光,换来一代”诗童”的问世。清贫如洗的生活,迫使母亲低头哈腰,携我靠为青楼娼家捣衣缝补。轻歌曼舞,裙褶飞扬,千篇一律的笑脸和那如春风般的柔情,早已令我司空见惯!
有人说她是唐朝豪放浪荡女道士;
海棠春睡 梅妆惹落花
遥记一个暮春清晨,慕名来访的你,有意栽培于我,只见你濡墨挥毫,笔落飘然,一首《江边柳》便跃然纸上,读来犹若身临清池一畔,聆听溪水潺缓。我撩动发丝,微笑地写下:
有人说她是残忍打死下人的凶手;
悠悠一抹斜阳 吹尺八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也有人说她是才情卓越的诗人。
榻上青丝 泪染了白发
影铺春水面,花落掉人头。
但在我眼中,她不过是个求而不得,被命运捉弄的可怜女子罢了。
秋心入画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我读她的第一首诗,是《赠邻女》:
旧日的传奇 都作了假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舍得骂名 却舍不得他
落笔柔若无骨,你投来赞赏的目光,从此生命就此与你结缘。
其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是看破红尘的顿悟,也是对情场失意的万般无奈,古代女子终其一生,想找的不过是一个可以托付终生,不离不弃的男人,而鱼玄机终其一生,遇到的尽是错的人。
缘来冥冥之中 放不下
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诗人–温庭筠,世人称你为风流才子,眠花宿柳之事不在话下,诗词常作闺情绮怨,浅唱末世之音。吾以你为师,却倾情思慕,只因为懂你。
〔2〕
玄机如卦
秋日的花朵凋零,留下无声的叹息,如你那明媚的笑靥和远去的背影,你走了,离开长安到襄州任刺史幕僚。我的思念如雨,搅乱心扉,逝去的眼泪,是飘扬着的战旗。
公元844年,她生于长安城西南角的平康里,父亲为落第秀才,在她幼年便去世了。她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诗文,5岁时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7岁开始学习作诗。
红尘一刹那 这一世的繁华
初次惊艳,再见是否亦然?当年夜寄相思语,却迟迟等不来鸿雁传音,如今,堪笑命运捉弄,情投他意。你带一俊朗后生,慕我才情而至,他叫李亿,字子安,年方二十二,官至左补阙,少年英才,前途无量。
不过由春到夏
迷醉的眼神,如闺中月色动人,君之情深,也罢,飞倦的鸟儿,也该敛翅归巢。
11岁的时候,她遇见了自己第一个中意的男子。
由真变作了假 造化终虚化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梧桐残叶随风旋转,入土为安。曾经以为就此能安宁余生,许子安一世欢颜,却不曾料想春衫换去,纨扇归来。那天,知你已有原配夫人裴氏,应你把她从江陵接来,心,早已潸然泪下,只怕闺秀名门者,可容我这出身卑贱的小妾?而一切竟在意料中,佳梦荒落,如一场华胥引,泪雨滂沱,冰冷绝望的心境。
这个男人叫温庭筠,是的,就是那个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才高八斗的温八叉。
人间岂能安得 双全法
只是才作红丝之系,便赋白头之吟,叫人情何以堪?青涩岁月,谁在谁的流年镂空诺言,谁在谁的波心惊鸿照影?
年幼的鱼玄机过人的才华引起了温庭筠的关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温庭筠专程寻访鱼玄机。那时候,她的名字还是“幼薇”。
也许此去经年忘了也罢
原来我所谓的爱情,终究抵不过用金钱乌纱所换龋离开了林亭,你把我置身于幽雅清静的咸宜观,从此道号玄机,退隐红尘。
鱼幼薇抬头便看见一个面目普通但气质儒雅的大叔出现在家门前,此人一来便以“江边柳”三字为题让她现场作诗,鱼幼薇略作思索,便在花笺上写下一首诗:
只不过是一句了无牵挂
曲江,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如哀怨情愁;青山隐隐,眉宇蹙恨,斗转星移间,夕朝往复,芳华消逝。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咸宜观诗文候教的风雅
飞卿告知他已携妻赴扬州任上,劝其别再苦等,与我曲江边伫立,哀叹,他怨言于己,若当初已知结局,就选择自己照顾。
温庭筠反复吟诵,觉得无论遣词用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而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这不能不让这位大诗人赞赏。此后,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为鱼幼薇指点诗作,
温庭筠作了幼薇的老师。
为谁作答
听罢,我早已泪眼婆娑,潸然而下,只是没回头。
温庭筠虽然文采非凡,但一生不得志,不久之后,他离开长安,远去襄阳做了一个小官。
似梦非梦恰似水月镜花
这一切,飞卿、子安,或是我,演绎一场泪洗脸的折子戏,落幕后,各自散常
而小幼薇早年丧父,跟着母亲讨生活,在温庭钧的照顾中,对亦师亦友亦父的温庭钧产生了别样的感情。于是一首《冬夜寄温飞卿》,将心迹向老师表白。
长安不见长把相思念啊
经历岁月的流失,爱情的消逝,茕茕身影,独立在咸宜观的中庭,缅怀望月,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里,更显悲凉;美丽的承诺,如昙花一现,随后枯萎成风中竹影,又像流星刹那划破天际,消失无痕;春蚕吐丝,红烛落泪,古典女子,在忧伤情怀褪了色的苍白里,填充记忆的色彩,叹朱颜改,美人薄命!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为何我又偏偏遇上了他
当岁月和美丽成为红尘中的叹息,那岁月,那等待,那女子……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诗里面爱慕之意很明显,但温庭筠却没有接受,他觉得不合适。
咫尺天涯
QQ:1197416909 落笔于2013-7-22广州
他是罕见的才子,可惜天性狂傲,得罪了权贵,又在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这就注定他一生仕途不顺,命运多舛。而且相貌难看,有“温钟馗”之称,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名声不太好。再加上他年长鱼幼薇32岁,自惭形秽,终究没办法接受这份感情。
看春风吹动榆荚 留下
所以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爱怜,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一步,他拒绝了小幼薇,一段雾中花,水中月式的师生恋就这样随风而逝。
我这一缕香魂 落谁家
〔3〕
都说下辈子 青梅竹马
作为长辈也是老师,温庭钧把她介绍给了与自己莫逆之交的少年才子李亿。
美玉无瑕
温鱼二人曾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看着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鱼幼薇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
红尘一刹那 这一世的繁华
不过由春到夏
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悄悄题下一首七绝:
由真变作了假 造化终虚化
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人间岂能安得 双全法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心中大为仰慕,只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
也许此去经年忘了也罢
后来李亿作客温家时,在温庭筠的书桌上,看到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
只不过是一句了无牵挂
古典女子,悲伤爱情 – 韩历文学网。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咸宜观诗文候教的风雅
从温庭筠口中得知诗笺的主人原来就是那个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从此情根深种。
又为谁作答
李亿时年22岁,已高中状元,且官至左补阙,可谓前途无量,人又生得端正健壮,性情温和。好心的温庭筠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便从中撮合。
似梦非梦恰似水月镜花
鱼幼薇已知与温庭筠无望,母亲去世后生活所迫,她也到了嫁人的年纪,这时候她对于爱情还是抱有幻想的。
长安不见长把相思念啊
于是,郎有情妾有意,在温庭筠的撮合下,他们结为夫妇。
但是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在江陵,李亿还亲自东下接眷。
在分别期间,鱼幼薇写了《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诗:
为何我又偏偏遇上了他
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咫尺天涯
似梦非梦恰似水月镜花
鱼玄机以为遇到了厮守一生的男人。但是她又怎么会知道她的对手有多厉害呢?
长安不见长把相思念啊
李亿的正妻裴氏出生名门,家世显赫,身份高贵,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裴家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
为何我又偏偏遇上了他
出身这样家族的她如何容得下丈夫身边多出一个美貌风情的小女子,裴氏逼李亿写下一纸休书,要将鱼幼薇扫地出门。李亿无奈,将她送到京郊咸宜观为道士。
枉自嗟叹呀
也许冥冥中洗净了铅华
唐朝豪放女电影截图
我又是那一块美玉无瑕
那一年是公元866年,长安没有了鱼幼薇,咸宜观多了一位叫鱼玄机的女道士,世间也少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温庭筠。那一年温庭筠逝世了,鱼玄机更觉孤苦伶仃。
易求善价 难得有情啊
她失去了亦师亦友的飞卿,心中痛苦,愈加想念夫君李亿。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很盼望能重新厮守,她把痴情都写进诗里。
如此说法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其实玄机不过这句话 懂吗
其实李亿把鱼幼薇寄养在咸宜观,本意也是要寻机前来幽会的,却无奈妻子裴氏管束极严,裴家的势力又遍布京华,李亿不敢拿仕途开玩笑,不曾到咸宜观看望过鱼玄机。
1
鱼玄机朝思暮想,了无李郎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
关于她的生平,几乎没有什么太确切的记载,能找到的记述,是在一些蛛丝马迹的真实上做的想象和铺陈。
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惠兰,唐时长安城郊一位落拓士人之女。她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唐代的风气比较开放,由此可见一斑。
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最记得他的一句: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的关注.
这样一等就是三年。
温庭筠以“江边柳”三字为题让她现场作诗,她的答卷是:
三年后,咸宜观中只剩下鱼玄机孤零零的一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此时,有长安来客说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携带娇妻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鱼玄机听了这个消息,哭的肝肠寸断,想到青灯古佛与孤影作伴,等待了三年的夫君,就这样舍弃她而去,自己的大好青春在等待中蹉跎老去,而自己的一片深情如同江水般付诸东流。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等待不可怕,可怕的是遥遥无期。鱼玄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伤心绝望之时,便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名诗:
温庭筠大为叹服,作了幼薇的老师。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这首诗成为了她情场的转折点,也成为她悲剧人生的起点。从此她一改过去清高自爱的性情,她看透了人间风月,肆意放纵起来。
2
〔4〕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
咸宜观,老少咸宜。观外张贴一纸“鱼玄机诗文候教”,不几日工夫就传遍了长安。自认有几分才情的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宜观拜访鱼玄机,谈诗论文,聊天调笑,以至昏天黑地,红罗曼帐中,掩映着的是毫无廉耻的推杯换盏。鱼玄机的艳名越传越广。
鱼幼薇因为思念他,写下两首诗“遥寄飞卿” 和
“冬夜寄温飞卿”(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表达爱慕之情,但是温一直没有回应。
她还在观内收养了几名贫家幼女,实则是她的侍女,跟她一样,接待着长安来客。红尘中活得放浪恣肆之人,从来就不在红尘之中,她们的灵魂,注定无处安放。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
在这样浪荡的生活中,鱼玄机迎来了她生命中的另一棵救命稻草。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当时鱼玄机正值二十出头,既有少女的妩媚,又有成熟女性的风韵,再加上她的才华和风情,众多风流才子皆为入幕之宾。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
“红叶不扫待知音”,鱼玄机等待的那个人是陈韪。看惯了人间声色后,这个清秀有略微有点儿腼腆的乐师,让她重新感受到了爱情。鱼玄机在情思迷离中,为他写过一首露骨的情诗:
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从此陈韪便成了咸宜观中最受欢迎的客人。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但此时的鱼玄机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鱼幼薇了,不再是那个傻傻爱慕温庭筠,痴痴等待李亿的鱼幼薇了。她多疑,易怒,善妒,在爱中开始充满占有欲,她要紧紧握住自己的东西。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她身边有个小丫头叫绿翘,正值大好年华,亭亭玉立,如初春的花蕊。后来她怀疑陈韪和绿翘有私情,就把绿翘带进卧室刑讯逼供,结果,绿翘被活生生打死了——她不能容忍这样的背叛。
后来温庭筠回到了长安,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还好,没有演变成俗气的师生恋。
绿翘死后,她把绿翘的尸体埋在后院,朝夕相伴,有人问到绿翘,她就淡淡地说:“春雨过后逃了”。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在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
面对一个生命的消逝,鱼玄机平静得让人害怕。就像当年裴夫人容不下她一样,她站在裴夫人的位置,却比当年的裴夫人更加残忍。你在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屠龙英雄终变恶龙,自己受过的伤害加倍施加给别人。
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
这一次命运当然也没有眷顾她,绿翘的尸体被发现了。
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
鱼玄机被带到京兆府审讯。按照唐朝的法律:“锗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本来她罪不至死,但她在道观高张艳帜,名声远播,俨然成了长安城的一大“公害”,那年秋天被判斩立决。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只有无奈空羡!
这年她26岁,她的生命,永远消失在了那年大唐的春秋里。
3
〔5〕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心中大为仰慕,只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
她曾经情深意切,真心对待过身边的爱人。可惜,痴情总被无情误。
温庭筠曾与李亿有一段文字交往,有一次,李亿在温家的书桌上,看到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
少女情怀中,因敬生爱,万千情意在心,无疾而终。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
情窦初开时,一味迁就,缱绻退去反而遍体鳞伤。
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
云淡风轻后,却遭遇情郎和侍女的双重背叛,误了卿卿性命。
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
那个时代的女子,终究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鱼玄机,她短暂的一生正如这名字一样,充满玄机。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如佛经所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才知原来就是那个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
毫无保留的爱并不都是好的,相识就好,何必谈余生。有缘相遇,该是谈笑风生不动情。若远离爱者,无爱亦无伤。鱼幼薇当时不明白。
在温庭筠的撮合下,他们结为夫妇。
从冠满京华的才女鱼幼薇到孟浪不羁的道姑鱼玄机。残忍的是命运还是时代,抑或是“情”?
但是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在江陵,李亿还亲自东下接眷。
如何解玄机?
在分别期间,鱼幼薇写了“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诗:
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出身名门,心高气傲的裴氏始终鱼幼薇不满,硬逼着李亿把鱼幼薇赶出了家门。
鱼幼薇被送进咸宜观,并对鱼幼薇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从此鱼幼薇成了鱼玄机。
4
一个风华绝代、才情似锦的姑娘孤伴青灯做了道姑,长夜无眠,鱼玄机写下了一首“寄子安”:
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
她把满腔愁情寄托在诗文上,寄托在夫君的到来上。
而李亿把鱼幼薇寄养在咸宜观,本意也是要寻机前来幽会的,却无奈妻子裴氏管束极严,裴家的势力又遍布京华,李亿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从不曾到咸宜观看望过鱼玄机。
鱼玄机朝思暮想,了无李郎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
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
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
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且不说这些诗句背后的千肠百转,单单是那份等待的无望与无奈,就让人感慨。
5
唐朝道教盛行,著名的道观多成了游览胜地和交际场所,许多才色稍佳的女道士便成了交际花。
然而,咸宜观因一清道姑品性严谨,格守规矩,所以一直保持着一分清净的局面。
观中客人了了,李亿当时就是看中这里的清净才把鱼玄机托付到此,如今,鱼玄机也就只有守着寂静,与道友为伴。
三年后,咸宜观中只剩下鱼玄机孤零零的一人。
就在这时,她又听长安来客说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携带娇妻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
这一消息对鱼玄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原来自己已经被人抛弃,空将一腔情意付之东流。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鱼玄机痛不欲生,一改过去洁身自爱的态度,索性放纵起来。
于是,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观中,她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这首诗不啻就是她人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她是一个秀外慧中,痴情万缕的贤淑才女;从此后,她看破了人间真情,只为享乐纵情极欲,变成了一个放荡冶艳的女人。
每看到这样的故事,会禁不住地想:为什么人的灵魂的堕落要比上升容易得多?是因为向下不用费力,而向上则意味着艰辛和付出一定的代价。
6
鱼玄机在咸宜观中陆续收养了几个贫家幼女,作为她的弟子,实际上是她的侍女,她开始过一种悠游闲荡的生活。
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告示,这无疑是一旗艳帜,不到几天工夫,消息就传遍了长安,自认有几分才情的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宜观拜访鱼玄机,谈诗论文,聊天调笑,以至昏天黑地,鱼玄机的艳名也就越传越广。
从她的一首“道怀诗”,就颇能体现出她此时的生活景况:
闲散身无事,风光且乐游;
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
琴弄萧梁专,诗吟庚亮楼;
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筹。
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
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
绕砌皆清趣,抽簪映细流;
卧床书删遍,半醉起梳头。
鱼玄机正值二十出头,既有少女的妩媚,又有成熟女性的风韵,再加上她的才华和风情,不知使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7
当时颇有她青睐的一个落第书生叫左名扬,除左名扬之外,与鱼玄机来往密切的还有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富商李近仁。
在她“迎李近仁员外”的诗中,所描述的情形简直就象是闺中少妇,欢天喜地地迎接远游归来的丈夫一般:
今日晨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
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当时有一位官人裴澄,对鱼玄机十分爱慕。
可鱼玄机见他与李亿的裴氏夫人同姓同族,终究心存顾虑,对他敬而远之。不曾想,得罪了这么一个人,却为以后的悲剧又添一下伏笔。
一位叫陈韪的乐师无意中出现,鱼玄机在情思迷离中,为他写过一首露骨的情诗: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
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从此陈韪便成了咸宜观中最受欢迎的客人。
8
鱼玄机有一个贴身侍婢绿翘,深得鱼玄机的信任。
可是有一天,鱼玄机无意中发现了绿翘与陈韪有染,一怒之下,误杀了绿翘,把尸体悄悄埋了。后来绿翘的尸体无意中被人发现,鱼玄机被带到公堂,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她被处以斩刑。
这年她才二十六岁,历尽波折变幻的一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不知道那些曾经爱慕过她的人,真心欣赏过她的人,伤害过她的人,被她的才情和容貌打动过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没有掬一把伤心的泪,一把惋惜的泪,一把难过的泪,一把悔恨的泪……
9
叔本华分析人生悲剧的发生,无非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极恶毒的人刻意造成的;
第二种是由于偶然的错误,要归结于命运;
而第三种呢,“不需要布置可怕的错误或闻所未闻的意外事故,也不用恶毒到可能的极限的人物,只需要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们,把他们安排在经常发生的情况下,使他们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他们为这种地位所迫明明知道,明明看到却互为对方制造灾祸,同时还不能说单是哪一方面的不对。”
爱情和婚姻中的悲剧的发生,很多都是第三种情况,原本是你一心对我好,我一心为你着想,结果却偏偏两心不到一处,好事变不好。
爱情,婚姻,原来真的是很需要好运气的事情。
但是这个道理并不适用于鱼玄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李亿的不负责任始乱终弃,造成了鱼玄机的悲剧。
设想如果她一开始,碰上的是一个真正对她好,懂得珍惜她的男人,那么她的命运就会完全改写,女性的这种因际遇而造就的悲惨人生,从古到今,都不鲜实例。
10
今天,再看到那些美丽、婉转的诗句,我们也只能叹息一声,因为她的绝世才华和风情,所以格外地令人感伤。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莫问奴归处,身无所寄,不知所终的辛酸与无奈,徒见苍凉!